淺談胃病常見症狀的中醫處理系列一
胃病,是一種相當籠統的概念。從西醫的角度來說,胃病真是五花八門,有胃炎、胃潰瘍、胃瘜肉、胃的各種腫瘤、胃下垂、急性胃擴張、幽門阻塞等等。
在臨床上,它們經常出現相似症狀,如胃部的疼痛、飽脹、打呃、噯氣、胃酸逆流、噁心、嘔吐等。
在臨床上常見的是胃炎及胃潰瘍,在這兩種常見的胃病中,都能見到例如嘔吐、呃逆、反胃、泛酸、胃脹等表現,沒有胃病的人,也可能出現上述情況,那麼中醫是否有什麼簡便而有效的方法來處理呢?
讓我們分別來看一看。
一、、、嘔吐 嘔吐,大家司空見慣了。其實,在很多情況下,嘔吐不是一件壞事。比如說,一個人從喜筵歸來,喝的酩酊大醉,如果能一吐了事,倒在床上昏睡一夜,第二天也就無大礙了,最要命的是吐不出來,酒精蓄積在體內,嚴重的要送醫院洗胃處理。
有些嘔吐,是人體驅除病邪的一種本能,是一種保護性的反應。不知你是否聽說過,中醫治病的八法中,有一法就是吐法!在有些情況下,用中藥或其他方法,如人為造成的嘔吐,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。
號稱「金元四大家」之一的張從正,就是用吐法的高手。不過,如果用吐法來治病,大多數的人都不太容易接受,因此在臨床上應用也日漸減少!
但話說回來,如果嘔吐嚴重,甚至不能止,那麼不但不能排除病邪,反而有害身體健康,這時就應該接受治療了。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、常用的止吐中藥。
(一) 生薑、、、半夏 、: 如果發生嘔吐,在醫生的處方中,生薑和半夏可能是最常見的兩味藥了。
「醫聖」張仲景的<金匱要略>一書被尊為什麼「中醫四大經典」之一,其中有這樣的記載:「諸嘔吐,穀不得下者,小半夏湯主之間」也就是說,許多的嘔吐病人吃不下東西,都可以用小半夏湯治療,而小半夏湯的兩味主藥劑,就是生薑和半夏。
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,也有「生薑嚼服,適用於乾嘔吐逆不止」的經驗之談。中醫認為,胃氣應該下降的,如果胃氣不但不降,反而上衝,容易發生嘔吐,而這兩味藥,能把上逆的胃氣降下去。當然,臨床上嘔吐的原因很多,生薑、半夏都是中醫的溫性藥,因此最適用於胃中有寒的嘔吐,如果是其他性質的嘔吐,就要配合運用其他藥物了。
(二)蘆根、、、竹茹 、: 蘆根,是蘆葦的地下根,隨處可見,氣味清淡,嚼起來帶甜味,是治療熱性嘔吐聖藥。所謂熱性嘔吐,就是除了嘔吐外,還有心中煩悶、口渴、手腳心發熱、小便發黃等表,在夏季比較多見。
挖一些新鮮蘆根,洗乾淨後切碎,水煎後服用,效果之快,可能是想像不到的!竹茹,是竹子去掉綠層後,刮下來的纖維,也是治療胃熱嘔吐的良藥,可以用新鮮的竹茹配黃連一起煮水喝。
(三) 蘇葉、、、黃連 、: 清朝有個名伊薛生白,在他的專著<濕熱條辨>中,有用黃連三、五分,蘇葉二、三分治療「濕熱證嘔噦不止,晝夜不差」的記載,如此說來,兩味藥總共不到一錢,也能治嘔噦不止的重病?原來,這是濕熱引起的嘔吐,在中醫裡,濕熱是很難區除的病邪,纏綿難癒,所以會出現嘔吐「晝夜不差」的情況,而病情其實是並不嚴重。
黃連,既能清熱,又能燥濕,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;蘇葉,是紫蘇的葉子,經常用於治療婦女懷孕後嘔吐,常見於慢性胃炎患者,吐出來的多是又酸又苦的黏液,病人的舌苔黃而且黏膩,如果認準是濕熱嘔吐,就可以大膽使用黃連、蘇葉了!
(四) 伏龍肝 你一定猜不出這是什麼神奇的中藥!它的俗名是灶心土,是以前農村燒 柴、雜草的土灶內底部中心的焦黃土塊,這也能治病?
不錯,它還能治大病,主要用於紙寫和止嘔。灶心土,質較重,有下降之性,性溫而味香,用於胃氣大虛,藥入即吐的劇烈嘔吐病人,效如桴鼓。灶心土的服用也有講究,把土塊放碗內搗碎,沖入開水攪拌,等粗渣沉澱後,把土黃色的混水,倒入另一碗中,趁溫服下;也可以把土塊用布包起來水煎。對於服藥即吐的病人,常先用伏龍肝煎水,再用此水煎藥,可以避免服藥後引起嘔吐。
在臨床上,它們經常出現相似症狀,如胃部的疼痛、飽脹、打呃、噯氣、胃酸逆流、噁心、嘔吐等。
在臨床上常見的是胃炎及胃潰瘍,在這兩種常見的胃病中,都能見到例如嘔吐、呃逆、反胃、泛酸、胃脹等表現,沒有胃病的人,也可能出現上述情況,那麼中醫是否有什麼簡便而有效的方法來處理呢?
讓我們分別來看一看。
一、、、嘔吐 嘔吐,大家司空見慣了。其實,在很多情況下,嘔吐不是一件壞事。比如說,一個人從喜筵歸來,喝的酩酊大醉,如果能一吐了事,倒在床上昏睡一夜,第二天也就無大礙了,最要命的是吐不出來,酒精蓄積在體內,嚴重的要送醫院洗胃處理。
有些嘔吐,是人體驅除病邪的一種本能,是一種保護性的反應。不知你是否聽說過,中醫治病的八法中,有一法就是吐法!在有些情況下,用中藥或其他方法,如人為造成的嘔吐,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。
號稱「金元四大家」之一的張從正,就是用吐法的高手。不過,如果用吐法來治病,大多數的人都不太容易接受,因此在臨床上應用也日漸減少!
但話說回來,如果嘔吐嚴重,甚至不能止,那麼不但不能排除病邪,反而有害身體健康,這時就應該接受治療了。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、常用的止吐中藥。
(一) 生薑、、、半夏 、: 如果發生嘔吐,在醫生的處方中,生薑和半夏可能是最常見的兩味藥了。
「醫聖」張仲景的<金匱要略>一書被尊為什麼「中醫四大經典」之一,其中有這樣的記載:「諸嘔吐,穀不得下者,小半夏湯主之間」也就是說,許多的嘔吐病人吃不下東西,都可以用小半夏湯治療,而小半夏湯的兩味主藥劑,就是生薑和半夏。
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,也有「生薑嚼服,適用於乾嘔吐逆不止」的經驗之談。中醫認為,胃氣應該下降的,如果胃氣不但不降,反而上衝,容易發生嘔吐,而這兩味藥,能把上逆的胃氣降下去。當然,臨床上嘔吐的原因很多,生薑、半夏都是中醫的溫性藥,因此最適用於胃中有寒的嘔吐,如果是其他性質的嘔吐,就要配合運用其他藥物了。
(二)蘆根、、、竹茹 、: 蘆根,是蘆葦的地下根,隨處可見,氣味清淡,嚼起來帶甜味,是治療熱性嘔吐聖藥。所謂熱性嘔吐,就是除了嘔吐外,還有心中煩悶、口渴、手腳心發熱、小便發黃等表,在夏季比較多見。
挖一些新鮮蘆根,洗乾淨後切碎,水煎後服用,效果之快,可能是想像不到的!竹茹,是竹子去掉綠層後,刮下來的纖維,也是治療胃熱嘔吐的良藥,可以用新鮮的竹茹配黃連一起煮水喝。
(三) 蘇葉、、、黃連 、: 清朝有個名伊薛生白,在他的專著<濕熱條辨>中,有用黃連三、五分,蘇葉二、三分治療「濕熱證嘔噦不止,晝夜不差」的記載,如此說來,兩味藥總共不到一錢,也能治嘔噦不止的重病?原來,這是濕熱引起的嘔吐,在中醫裡,濕熱是很難區除的病邪,纏綿難癒,所以會出現嘔吐「晝夜不差」的情況,而病情其實是並不嚴重。
黃連,既能清熱,又能燥濕,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;蘇葉,是紫蘇的葉子,經常用於治療婦女懷孕後嘔吐,常見於慢性胃炎患者,吐出來的多是又酸又苦的黏液,病人的舌苔黃而且黏膩,如果認準是濕熱嘔吐,就可以大膽使用黃連、蘇葉了!
(四) 伏龍肝 你一定猜不出這是什麼神奇的中藥!它的俗名是灶心土,是以前農村燒 柴、雜草的土灶內底部中心的焦黃土塊,這也能治病?
不錯,它還能治大病,主要用於紙寫和止嘔。灶心土,質較重,有下降之性,性溫而味香,用於胃氣大虛,藥入即吐的劇烈嘔吐病人,效如桴鼓。灶心土的服用也有講究,把土塊放碗內搗碎,沖入開水攪拌,等粗渣沉澱後,把土黃色的混水,倒入另一碗中,趁溫服下;也可以把土塊用布包起來水煎。對於服藥即吐的病人,常先用伏龍肝煎水,再用此水煎藥,可以避免服藥後引起嘔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