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飽了不舒服 ‧ 肚子餓也不舒服就是胃病的徵兆
中醫名著《黄帝内經》中的五行學說,即老祖宗取材自然界中的木、
其學說講述:
•►腎主調節身體津液的分布和代謝,有水之屬性,故腎屬水。
•►脾胃主吸收、消化分解食物、腸主淨空與排毒;如土能受納、分解變化物質之特性,故脾、胃皆屬土。
“五行相克=相互制約”⇔“五行相生=相互滋生、助長”,
『相克』其實是自然界的動態平衡,例:土墩可擋水淹
『相生』五行之間可互相滋長,例:水、氣活化了土壤,則有適合植物生長的空間
五行即老祖宗以具體解釋抽象的智慧結晶:
脾胃與腎的連結,肉眼不可觀;但以具體解釋抽象,則可以近代出土之“古文物”為例說明其變化!
『土』與『水』:
土具有受納之特性可埋藏萬物。而水可溶解土中礦物質,
分析土質酸鹼度與含水量即可預測埋藏在地底的文物保存狀態
含水量是文物保存的關鍵因素:
•►生土,又稱冷土:即較乾燥的土,結構緊密,通透性差,
(唐 彩繪陶俑)
•►熟土:即經人類開墾晾曬過的土,土質疏鬆,具有良好的通透性,
(戰國中晚期至西漢中期 玉璧)
『腎』與『脾胃』:
中醫古書《醫宗必讀》提及腎為先天之本與脾為後天之本(先天是指
腎為先天之本:簡單形容,就是提供人體基礎建設的物資;
脾為後天之本:因在建設的過程中必有耗損,
水、氣活化了土壤,才有適合植物生長的空間
對應五行:脾胃之土若失腎水滋潤,則乾燥之土寸草不生…
中醫古書《脾胃論》提出脾升胃降的說法,其思想認為,
胃主受納食物,而胃液主浸漬與腐熟食物
胃液其本質上是酸性的,能將食物侵蝕分解;
胃主降濁≈►即胃的活動是往下的:
在食物進入胃後,會刺激胃壁肌肉向幽門(十二指腸)方向規律性蠕
脾主升清≈►即脾的活動是往上的:
脾上推的力量,將小腸吸收的營養物質向上運輸,營養五臟。
中醫理論:『氣』以經絡為路徑,推動血液的循環,具有傳遞能量的功用;
若運行不暢則先生『氣滯』而後『血瘀』。
科學理論:物體會堅持其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,
除非有外力
吃飽了不舒服,肚子餓也不舒服就是胃病的徵兆
胃病的發生很大程度上都和不良的飲食習慣與精神因素有關:
飲食偏好•►改變胃的屬性。
精神因素•►精神壓力則如氣壓般,是作用在人體臟器上的重力,
腸胃不好是積久成疾,主要得靠「養」,是急不來的。而健脾胃為中醫強項,
屬性 |
偏寒、冷 |
偏熱 |
飲食 | 好冰飲、生食 |
無辣不歡 、飲酒過度 、好調味重之飲食 |
生活習慣 |
暴飲暴食 、冷熱交替進食 、經常熬夜 、過度減肥 、濫用藥物 |
|
精神因素 |
情緒緊繃 、情緒起伏太過 、長期壓力大 、生活節奏快 |
|
差別 | 吃冷、涼的食物時易引發的胃脘痛症 | 食用『熱性』的食物,當『胃熱』超過腸胃的容許範圍時引發的痛症 |
胃酸 |
•►土性偏冷,則分解不旺盛→養份轉化慢 •►當酸性>鹼性→胃酸侵蝕胃壁黏膜,則形成炎症 •►當胃功能受到損傷,胃氣升降失常,可粗分三階段→ 輕;感覺不適(反胃、噁心、悶脹) 中;氣上湧(噯氣、呃逆、悶痛) 重:吐~胃酸逆流 |
•►土施肥過度反致酸化→養分供應失衡 •►胃火上擾→外在直接影響為口乾、口臭、急性牙齦腫痛等
•►胃火下迫→便祕、小便黃等 |